2015-05-28

【政大大學報】「醫學生血汗實習 超時工作無法管三」規章無強制力 醫勞改小組爭立法約束

【專題記者/陳脩云 林子淳 陳芳珂 林千惠 鄭錦隆 簡卉萱】目前全台共12所大專院校設有醫學系,每年有逾千位醫學生進入教學醫療機構實習,卻無專法保障實習醫學生權益。「台灣醫學生聯合會」會長、陽明醫學系五年級學生何逸群認為,現今實習生制度規範學生學習的義務大於保障實習生的權利。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成員、陽明醫學系三年級學生葉俊廷也表示,因為實習生身份尷尬,更應立訂定專法保護實習醫學生。

 教育部於10278日修訂「實習醫學生臨床實習指引」,規範教學醫療機構列出醫學生實習內容、時數及方式,盼能平衡實習醫學生學習與實作比例。然而該指引對實習醫院無法律約束力,形同虛設,陽明醫學系四年級學生葉怡廷指出,許多私立醫學院校並不重視該指引,有些實習醫學生甚至從未聽聞過。何逸群也表示,102年雖教育部重新修訂「實習醫學生臨床實習指引」,內容與勞基法所規定之勞動保障仍相去甚遠。

 有鑑於此,醫勞改近期與台灣醫學生聯合會共同擬定「醫學系學生臨床實習權益保障條例草案條文」,草案明訂學生與實習醫院的契約內容,限制實習生單週工時不得超過88小時,而每日受訓時間只能在10小時內,從而解決實習醫學生因過度疲勞,不能有效學習的問題。

 廖偉翔提及,美國醫學畢業生教育評鑑委員會(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ACGME)在西元2011年就已制定工時限制,即每週工作80小時、連續工時為28小時。他表示,訂定專法能強制醫院遵守規範,實習生也不會成為廉價勞工。

 條文中也列明實習訓練內容應與未來醫師執業有關。這讓醫院在設計有關課程時,應給予實習醫學生適當的思考性學習與技術性練習比重。廖偉翔表示,實習生應學習的是如何照顧病人,而非做重複性工作,醫院不該把同類工作都交付實習生,應由院內其他專科護理師一起分擔。

 「醫學系學生臨床實習權益保障條例草案條文」讓教學醫療機構違約時,將面臨新台幣1萬元至25萬元不等的罰鍰、公布機構與負責人姓名的懲罰。醫勞改希望未來可將專法沿用至見習生,確保見習生遠離勞力剝削命運。

2015-05-27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推特新風潮「#我也睡著了」,背後的意義可能比你想的還要嚴重】

醫勞小組在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的第三篇專欄刊出囉 grin 表情符號

文:林毅
據秘魯《商業報》5月21日報導,墨西哥近來一張被不知情的病患捕捉到的「醫生趴睡照」引來墨西哥網路鄉民對醫護人員上班偷懶的質疑與批判,結果有眾多過勞的醫護人員站出來吐露心聲,仿效起先由冰島發起的「Free The Nipple」的運動模式,紛紛把自己在醫院睡著的照片加上hashtag "YoTambiénMeDormí"(西班牙文「我也睡著了」)貼上twitter
Photo Credit: Twitter
Photo Credit: Twitter
這股風潮蔓延南美洲醫界,呼籲網友能夠理解醫生也是人,也會勞累,希望網友們不要因為一張照片就對醫生這一職業口誅筆伐。根據網路資料,墨西哥的住院醫師每週工時長達90小時,每次值班時間亦可達到32小時以上的連續工時。
然而台灣的情況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根據財團法人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於2014年的調查顯示,醫院中都存在著醫師工作時數超過88小時的情形,更有甚者,某醫學中心的整形外科更出現每週工作150小時的超人醫生,實在讓人很難想像,一週7天的總時數才168小時,其中休息的時間竟然只佔18小時,工時之長,令人匪夷所思!
而根據醫勞小組對於內外婦兒四大科的調查,實習醫學生平均單週工時是89小時;至於住院醫師部分平均每週工時是104小時。此外調查中發現,有極高比率的實習醫學生及住院醫師,最長連續工作時間超過34小時,等於是在24小時的白班加上夜間值班後,在精神委靡的情況下,又連續工作了十個小時以上。
Photo Credit: Corbis/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Corbis/達志影像
醫師爭取勞動權益,究竟會不會侵害病人福祉?在這邊告訴大家美國最早針對住院醫師工時的規範-「Libby Zion Law」的故事:在1984年以前,美國醫師的勞動狀況與現在的台灣非常類似,醫師工時過高、連續工時過長的過勞狀態是家常便飯,也完全無法可管。
1984年5月Libby Zion因為醫師過勞而死於醫療疏失後,改善醫師的過勞狀態開始逐漸受到病人安全團體的重視與推廣;此後,紐約州首度立法以「Libby Zion Law」規定住院醫師每周工時不超過80小時、連續工時不超過24小時且必須接受更多監督指導。全國性立法的部分,則在2003年,由美國畢業後醫學教育評鑑委員會(ACGME)完成對全國住院醫師的工時規範。
反觀台灣,住院醫師每週工作時數可高達100小時,連續工作讓人擔憂醫療品質,醫護人員過勞、人力不足對職場安全與醫療品質的危害,也早有諸多研究予以證實。例如West等人(2009)告訴我們疲勞和睡眠不足會造成醫療疏失機率上升[1]。
Arnedt等人(2005)也指出醫師過勞行醫形同酒駕[2];Horwitz and McCall(2004)的研究則表明:夜間值班的醫院員工遭受職災的機會是白天工作者的1.5倍[3]。當勞動狀況與醫療品質相互關連,改善勞動狀況或許更是保障病人權益的方式。
[1]West CP, et al. (2009) Association of Resident Fatigue and Distress with Perceived Medical Errors. JAMA 302(12):1294-300. 
[2]Arnedt TJ, et al. (2005). Neurobehavivoral Performance of Residents After Heavy Night Call vs After Alcohol Ingestion. JAMA 294 (9):1025-1033 
[3]Horwitz IB, McCall BP (2004) The Impact of Shift Work on the Risk and Severity of Injuries for Hospital Employees: An Analysis Using Orgeon Workers’ Compensation Data. Occup Med (Lond.) 54(8):556-63

Photo Credit: Twitter
責任編輯:孫珞軒 
核稿編輯:楊士範

2015-05-26

【文章】長照爭議的核心不只是財源 (廖偉翔) @蕃新聞

http://n.yam.com/yam_other/politics/20150525/20150525051509.html
日前國民黨以立院多數人力優勢通過《長期照顧服務法》,然而其中包含《長期照顧法》與《長照保險法》,目前僅通過前者。國民黨版本的法案編列120億元,其中包含政府預算撥充、菸捐、基金孳息收入等等。而民進黨則抨擊應搭配稅制改革,才不會使長照財源無以為繼,入不敷出。財務問題,這是檯面上最受到討論的爭議。
然而,《長照法》內容應包含三種長照模式,分別是居家式、社區式以及機構式的長照。目前的草案相當強調機構設立,然而當前已有諸多研究指出,若能有效維繫年長者的社會功能,如居住在熟悉的家庭環境、鄰里社區,或是提供足夠的社會支持,能延緩年長者失能的速度。
國外針對長照的各種模式討論已久,譬如日本推廣的「在宅醫療」、荷蘭的「失智村」等等。重點在於,我們對年長者照顧需求的想像,不能限縮於機構式的集中管理與照護,僅著重維繫生理所需的物質條件,而忽略了年長者的社會與心理需求。
我們目前的《長照法》仍有機會扭轉此進展方向,應從年長者的生理、心理、社會等多方面的需求出發,建立完整的預防性支持,以居家與社區為核心,並因地制宜提出不同的可能方案。譬如日前「原住民長期照顧修法聯盟」便提出,原民部落的特殊性一直並未受到重視與討論,《長照法》僅以漢人中心思考,應納入部落共管機制,才能找到真正有效的長照模式。
總結而言,長期照護的財務問題當然非常重要,必須考慮世代正義與財務上的可行性,然而長期照護的執行層次絕對不能僅停留於「現金邏輯」,政府的角色不應該是發錢讓年長者去住安養機構,而是針對年長者的實質需求提供需要的服務。若能擺脫舊有的現金邏輯,改由服務為主的邏輯出發,並以年長者為核心進行思考,那麼應運而生的在地長照社區模式,甚至能提供充分的就業機會、活絡經濟,這才可能使長照走得長遠,並打造老有所終的理想社會。

2015-05-25

【各校分部】醫手遮天電影放映X映後座談 @輔大分部

上個月的陽明動動節,最熱門的《醫手遮天》電影放映活動要來輔大囉 kiki 表情符號
你有多熱愛自己幾年後將要投入的工作?
無論你讀醫學、護理、職治、臨心、呼治、公衛或其他醫學相關科系,
多數的我們將會進入醫療體系,成為病人依賴託付的對象。
我們的行為決策將不只受自己操控,
病人、醫事人員、醫院、健保、政府對於健康,
所有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立場,
我們如何在醫學倫理、病人安全、醫療品質和經濟效益的多重拉鋸戰中選擇?
「醫手遮天」是一部2014年底上映的法語片,
描述一位立志從醫的醫學生,
在父親工作的醫院得到實習機會後的故事。
內容涵蓋醫療糾紛、安寧療護、醫院內的階級分野、
私人醫院節省成本而造成醫護過勞,病患權益受損等課題。
輔大醫學系系學會與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邀請你一起來欣賞,
並從中去思考我們如何在台灣越演越烈的醫療風暴中自處。
電影放映後我們將進行映後座談,
邀請到現任馬偕外科住院醫師姜冠宇來分享職場甘苦談 glasses 表情符號
◎報名表單:https://goo.gl/EysCtY
◎電影預告: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uyXchUvGlw

2015-05-23

【文章】欲速則不達,留給社會ㄧ個討論醫糾法的空間 (陳宥任、陳亮甫) @蘋果即時

http://goo.gl/8zHzvk

作者:陳宥任(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台北榮總住院醫師)、陳亮甫(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台大醫學系)

《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案》爭議十多年,伴隨著網路輿論的野火燎原,以及近日討論熱烈的諸多醫療糾紛案件,點燃了醫病緊張的烽火連月。

《醫糾法》最初的動機,是為了替醫師減少醫療訴訟之苦,降低病患或親屬提起訴訟之動機。然而原先之法令的擬定紕漏如麻,為了回應各界質疑,官方竟以超絕的效率,在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進行了無數重大改修。法案原先討論了十年,這一刻竟然可以為求過關徹底脫胎換骨,恐怕不只醫界不買帳,民眾感受到的是別有所圖的倉皇與妄動。

真正的癥結點是醫界普遍對於政府的不信任,無法相信法案制定者所描繪的良善願景能夠真正落實,而寧願設想民眾無限上綱的經濟理性,將要對醫者產生的威脅。

舉例而言,論者常以「民眾一定會先爭取補償,脫產後再對醫師提告,政府絕對討不到錢而且讓民眾賺兩手」等說法質疑法案有損醫師權益,諸般論點是否悖離常理、鑽法案之牛角尖,自可受公評。但無論如何,考量醫界長期有感於健保支付的撙節、政府或管理階層的控制或欺凌,對於政府宣稱的「善意」抱持敵意,實屬應然,衛政單位長期以來放任市場凌駕於勞工權益之上,或旁觀醫病關係矛盾白熱化,受到萬般苛責都無可厚非。

醫護若因工作量繁重或過勞,導致注意力下降或分身乏術,都可能影響治療效果,損及病患安危進而導致醫療糾紛,常理而言都不會認為該醫護人員需承擔一切責難。衛福部在最近一次的修正案,將「全民健保支付制度」以及「勞動條件」列入醫療疏失分析的考量當中,弔詭的是,這類問題早已被醫界詬病許久,衛福部早該知曉並著手解決問題,但在實作的成績上卻罕有長進,無怪乎醫界批評,為政者立法只是拿錢息事寧人,實際上不曾面對醫護血汗的極端困境。

為政者若真對於催生的法案有足夠信心,相信其真有益於醫病雙方,則又何苦在對立最激化的當下,逼著眾人迎向刀鋒?醫界與社會都需要時間學習、成長,請給予空間允許醫師走下神壇,不需再為那些不可知的禍害而消磨喪志,也祈願尊重、公義在更多的對話之後能真正萌生。

2015-05-22

政大大學報【醫學生血汗實習 超時工作無法管二】補基層缺 學習淪廉價勞動

感謝政大大學報的系列報導 grin 表情符號
◎節錄本文:
超時工作讓實習醫學生在極度疲累的狀態下工作,可能導致醫療錯誤發生。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中刊載的一篇論文,其中所做的實驗將實習醫生分為傳統組及調停組,傳統組的實習醫生每三天要輪一次29小時的全班;而調停組則每四天輪一次不超過16小時的長班。
實驗結果顯示,傳統組實習醫生的表現比調停組的實習醫生多犯了35.9%的嚴重醫療錯誤。這個結果顯示長期超時工作確實會提高醫療人員發生醫療錯誤的機會。
面對超時工作問題,現下實習醫學生因不適用《勞動基準法》而無法可管。
教育部及各校實習辦法中,雖有實習時間的規定,但大多是行政指導性質與內規,並無違規罰則。
由於法律規定不明確,導致許多醫院並沒有遵守工時規定。

【各校分部】講座:血汗巨塔與醫事勞動者的團結之路 @中國醫分部

醫勞小組在中國醫藥大學的講座快開始囉 kiki 表情符號
【血 汗 巨 塔 與 醫 事 勞 動 者 的 團 結 之 路】
講者│陳亮甫 (台大醫學系)
時間│5/22(五)19:00
地點│中國醫藥大學,立夫101
醫師、護理師的血汗是注定的嗎?
吵很兇的醫糾法到底會造成哪些影響?
現在的醫療環境有哪些需要改變的地方?
讓醫勞小組來告訴你 glasses 表情符號
醫勞小組是2011年五一勞動節遊行後,
由來自台灣大學、陽明大學、長庚大學之醫學系學生組成,
目前主要成員為醫學生以及住院醫師,
為喚醒醫界之勞動意識、
改善基層醫師及實習醫學生日益惡化的勞動條件,
並爭取合理的工作權益,
主張「醫師納入勞基法」、「拒絕醫療商品化」。
邀請大家一起來參加 

grin 表情符號


2015-05-21

【公告】醫勞小組徵圖活動開跑《我在醫你的時候睡著了》

【我 在 醫 你 的 時 候 睡 著 了】
醫勞小組徵圖活動開跑 (≧∇≦)/
‪#‎我在醫你的時候睡著了‬ ‪#‎YoTambiénMeDormí‬
最近在twitter上最夯的就是這個啦 glasses 表情符號
墨西哥一名醫師趴在護理站的桌上補眠,照片被不知情的病患捕捉後上網批判,遂有眾多過勞的醫護人員站出來吐露心聲,紛紛把自己在醫院睡著的照片加上hashtag "YoTambiénMeDormí"(西班牙文「我也睡著了」)貼上twitter(註一),風潮蔓延南美洲醫界。
根據網路資料(註二),墨西哥的住院醫師每週工時長達90小時,每次值班時間亦可達到32小時以上的連續工時。
其實台灣的情況也不遑多讓,醫勞小組之前對於內外婦兒四大科的調查顯示:實習醫學生平均每週工時是89小時,而住院醫師平均每週工時是104小時,並且有極高比率的實習醫學生和住院醫師最長連續工作時間超過34小時。
如同許多知名醫學期刊論文指出的,長工時和值班工作對醫師的健康和工作表現都有負面影響,也間接不利於病患。
例如West等人(2009)告訴我們疲勞和睡眠不足會造成醫療疏失機率上升;Arnedt等人(2005)也指出醫師過勞行醫形同酒駕;Horwitz and McCall (2004)的研究則表明:夜間值班的醫院員工遭受職災的機會是白天工作者的1.5倍。
醫勞小組在此響應墨西哥、南美洲和世界各地醫師勞工的行動!
我們徵求各位將自己或同事過勞睡著的照片貼到自己的牆上和醫勞小組粉絲頁上,並附上以下的hashtag:
#我在醫你的時候睡著了
#YoTambiénMeDormí
請和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一起大聲說:全世界的醫師勞工,團結起來
投稿經醫勞小組粉專轉貼,就可以獲得精美悠遊卡貼一張哦
photo credit to :林亮瑜、李宣漢
---
註一:https://twitter.com/hashtag/yotambienmedormi?src=hash
註二:http://www.kevinmd.com/…/…/life-medical-resident-mexico.html
註三:West CP, et al. (2009) Association of Resident Fatigue and Distress with Perceived Medical Errors. JAMA 302(12):1294-300.
Arnedt TJ, et al. (2005). Neurobehavivoral Performance of Residents After Heavy Night Call vs After Alcohol Ingestion. JAMA 294 (9):1025-1033
Horwitz IB, McCall BP (2004) The Impact of Shift Work on the Risk and Severity of Injuries for Hospital Employees: An Analysis Using Orgeon Workers’ Compensation Data. Occup Med (Lond.) 54(8):55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