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醫事司近日宣佈,將重啟醫學系公費生制度,開宗明義提到這是為了補足公立醫院人力缺口,引起許多公費醫師力陳目前公費醫師制度的弊病。
這個政策的緣起必須追溯到國家衛生研究院在民國103年完成的「西醫師人力評估計畫」和「內、外、婦、兒、急診五大科醫師人力評估計畫」,研究結果發現在民國 112年左右,五大科醫師都將出現人力缺口,其中內科醫師缺口更可能高達7000名。
然而衛福部醫事司沒有告訴大家的是,這個計畫的研究方法,是假設未來臺灣仍維持目前領先全世界的「每人一年15次門診」就醫型態、幾乎闕如的分級醫療制度以及走調的基層醫療。國家衛生研究院很負責地在研究成果中,強調對醫療需求的估算是基於「服務和給付方式不變」的假設,但衛福部醫事司似乎只打算用數字恐嚇社會大眾,以粗糙的公費生政策緩解部立醫院的人力缺口。
事實上,在幅員遼闊、容易出現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地區如澳洲、中南美洲等,公費生制度本就行之有年。在台灣早期醫療資源不足的年代,公費醫師前輩們也為臺灣各地民眾的健康貢獻良多。然而隨著經濟起飛,各地民間醫療機構紛紛成立、擴張,也讓原本肩負醫療提供服務責任的部立(以前叫作署立)醫院慢慢退居二線。
猶有甚者,衛福部進一步推動公立醫院盈虧自負的政策,使得公立醫院被迫效法私立醫療機構,力行營利為導向的經營方針,成為名符其實的「功利」醫院。這樣的政策對
許多醫師不是被迫改變自己的行醫模式,就是提早退休以明哲保身;有心經營的醫院如其他中小型醫院一樣發展護理之家、洗腎中心和慢性呼吸病房,或是外包給大型醫學中心成為分院;經營不善的醫院便只能仰賴公費醫師提供服務。
然而這些經營不善的醫院往往缺乏對自身的定位,也不得民眾的信任,卻又必須承接各式各樣衛福部發包的醫療支援任務。營業額低迷不振的情況下又必須盈虧自負,導致許多公費醫師待遇和同儕比起來有天壤之別,住院醫師時期所學也無法施展,公費綁定年限一到便紛紛離職求去,醫院更無法累積病人,陷入惡性循環。
但另外一方面,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市場汰選,就代表這些所謂醫療資源不足地區的民眾仍有其他醫療服務選擇,衛福部能夠做的,一是編列預算支付這些公立醫院醫事人員的薪資,二是積極輔導經營不善的公立醫院轉型,使其更有競爭力。
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多次在會議中提醒主管機關,醫事人力的配置需要更細膩的政策,不能當作填空格遊戲,衛福部卻總是把公費醫師人力流失認定為個人道德品格問題,不願腳踏實地面對問題。
作為促進醫療人員勞動權益的團體,我們必須點明:衛福部主導的現代奴隸制度無法解決醫療勞動問題,公費醫師待遇低落的問題與極度不公的僱傭契約、勞逸不均的問題與完全闕如的勞動法規保障有關。
綜合來說,契約公費醫師妾身未明, 似是公務員身份卻有低底薪及過多的業務,似是勞工身份卻受縛於不公平的獎勵金制度和嚴格的就業限制。台灣醫界的沉痾何其複雜,或許唯有將醫院與醫師之間的勞動契約關係正常化,同時醫師勞動者法律身份明確化(明確納入勞基法),才是對症下藥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