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9

【公告】9月29全台門診急診狀況彙整

| 9月29全台門診急診狀況彙整 |
9/29全台灣仍有多處停班停課,各醫療機構也有相應停診措施,醫勞小組為大家做出簡要整理,但當然無法涵蓋所有醫院,另外實際門診狀況請以醫院官方公告為主。
有幾件事情我們認為亟需討論:
(一)關於門診開放或是暫停,勞工的出勤安全與病人的就醫權益之間該怎麼平衡?
(二)各醫院的例行手術,是否有因颱風假而暫停、延後或依然照常進行?負責執行的醫護人員是否獲得相應的安全保障和加給?
(三)值班醫護人員是否有因為颱風假出勤而獲得加給?現有法規對於類似狀況的保障是否不足,使得只能由雇主恣意決定?
再次呼籲大家做好防颱準備,避免有危險的出遊行程以緩解消防醫護人員的負擔,體諒這些依然必須工作朋友的辛勞。最後向所有明天依然要冒著風雨出門打拼的勞工朋友致敬!

2015-09-26

【文章】陳宗延、陳亮甫:讓勞檢陪鑑成為柯P新政的勞權資格考 獨立評論@天下

陳宗延、陳亮甫:讓勞檢陪鑑成為柯P新政的勞權資格考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119/article/3342
「柯P新政」挾高人氣上路,長期參與工運的賴香伶也在i-Voting中得到六千票,被任命為台北市勞動局長。九個多月來,北市勞動局最受矚目的重點施政,是勞動檢查的「陪同鑑定制度」,也就是將《勞動檢查法》23條的法源(「勞動檢查員實施勞動檢查認有必要時,得報請所屬勞動檢查機構核准後,邀請相關主管機關、學術機構、相關團體或專家、醫師陪同前往鑑定,事業單位不得拒絕」)加以延伸,邀請公正第三方協助勞檢員掌握個別產業或職業的檢查重點和「眉角」。據悉,陪鑑制度已在媒體業和金融業的勞檢中獲得一定成效,勞動局目前將醫療業和科技業列為下一波的推廣對象。
● 管理階層不應參與勞檢陪鑑
本於認同「勞檢權應以勞方為主體」的理念,我們所參與的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在勞動局公開招募醫療服務業陪鑑人後,便踴躍安排主治醫師、住院醫師、實習醫師和醫學生等各層級成員報名,希望能分享我們長期在職場中觀察到的經驗,而使勞方被欺壓剝削、以及資方規避勞動法規的現象無所遁形。其中,我們特別關注的是,對於長工時、高負荷的醫事人員,醫療院所是否依《職業安全衛生法》第6條,妥當施行健康促進和職業災害及傷病預防之措施。
然而,日前(2015/09/24)當我們第一次參與勞動局安排的「醫療服務業勞動條件專案檢查討論座談會」時,卻赫然發現許多擔任護理部主任和督導、甚至是醫院人資部或管理部的管理階層在列。當下,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和台灣護理產業工會等團體的成員,便立即向賴局長提出抗議,而醫勞小組和基護工會並在溝通無效的情況下選擇退席抗議。
管理階層竟能擔任勞檢陪鑑人,這樣的現象令我們驚訝且遺憾。其一,若干工作者即或有揭發資方不法、維護醫護勞工之意願,可能受迫於資方之壓力,而必須向管理階層透露勞檢細節,以有利於資方防範檢查。勞動局若仍得過且過,無異置受雇者於難堪處境,亦破壞受雇勞工集體之團結。再者,上述工會、勞工團體以及自薦參與的基層醫事人員,無不為了本次勞檢積極準備,蒐集各醫療院所、各類醫事勞工受違法對待之情事,希望能提示勞檢員重點稽查。然而,如果在討論勞動檢查方向及策略的過程中與管理階層同席,我們如何相信勞工的異議不會受資方追究,這豈非令基層人員置身危險處境之中?
醫療業專案勞檢及陪鑑制度,其本意是破除以往醫院評鑑造假、勞檢緩不濟急的沉痾,今日卻因勞動局未積極任事而難以發揮預期效果,怎不令基層勞工感到惋惜?
● 難道我們只要「依法行政」的勞動局?
賴香伶在接受市民遴選時曾提出六大政見,其中最令人耳目一新的便是「開創結社-經一定程序成立之網路勞動者結社團體」、「鼓勵吹哨-勞檢權與勞工及工會共享」兩項,都是希望能繞過或突破既有法規框架的僵化之處,直接為勞工爭取權益。
然而,在座談會上,我們見到的卻是勞動局墨守成規、消極應付的官僚心態,死抱著自己在今年一月訂定的〈臺北市勞動條件檢查陪同鑑定作業要點〉不放,雖然在會中亦坦承該〈作業要點〉在資格限制(第四條)和利益迴避(第十二條)方面有所疏失,卻仍以依法行政的邏輯加以辯護。我們不禁要問,如果柯市府的勞動局要的只是依法、合法,而不是真正解決勞工在勞動現場遇到的問題,何需讓工運人士賴香伶主掌勞動局?而局長賴香伶又是否忘卻了過往在工運中所見勞資之間懸殊的力量對比,而放任看似中立的法條成為資方閃躲責罰的漏洞?
《工會法》第14條明言,工會有權集體決議是否允許帶有管理性質之受雇者成為會員,其立法精神便在於約束管理階層介入工會運作的可能性。台北市勞工局豎起激進的基層旗幟,卻未依嚴格標準遴選陪鑑人員,既是自失立場,也是功課沒有做足的表現。
● 讓勞檢陪鑑成為柯P新政的勞權資格考
我們認為,這一系列勞動檢查將成為市民對柯市府勞動局的重要檢驗標準。理想的勞動檢查應明確建立糾舉醫療機構違法情事的管道,樹立標準以杜絕經營者的僥倖心態,同時亦應成為廣義的勞動教育的一部分,以此厚植勞工的勞動意識與談判協商能力。而柯市府在醫療業勞檢議題中的所作所為動見觀瞻,未來也勢必要持續在放大鏡下受市民及醫事勞工檢驗。
今日退席,是我們對於市府和陪鑑制度「恨鐵不成鋼」的沉重回應。我們等待台北市勞動局主動提出方案,落實勞檢陪鑑制度的公正獨立性和勞工主體性,而不致於使勞動局再一次淪為「資本局」。
(作者為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成員,台大醫院實習、見習醫師)

2015-09-25

【公告】讓勞檢陪鑑成為柯P新政的勞權試金石

| 讓勞檢陪鑑成為柯P新政的勞權試金石 |
  台北市勞動局自柯文哲市長上任、賴香伶局長在i-Voing制度脫穎而出以後,推動「勞動檢查陪鑑員」制度,希望仰仗基層勞工的實務經驗,更有效杜絕事業單位違反勞動法令的現象。繼媒體及金融業以後,醫療業也將成為下一波專案勞動檢查的對象。
  本於認同上述理念,醫勞小組在勞動局公告後,便踴躍推薦各層級成員報名,希望能分享我們長期在職場中觀察到的經驗,而使資方規避勞動法規的現象無所遁形。其中除了工時、工資等項目,我們特別關注的是,對於住院醫師在內的長工時、高負荷醫事人員,醫療院所是否依《職業安全衛生法》第6條,妥當施行健康促進和職業災害及傷病預防之措施。
  然而,今天當我們第一次參與勞動局安排的「醫療服務業勞動條件專案檢查討論座談會」時,卻赫然發現許多擔任護理部主任和督導,甚至是醫院人資部和管理部的管理階層在列。當下,我們遂與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和台灣護理產業工會等團體的成員向賴香伶局長提出抗議,而醫勞小組和基護工會並在溝通無效的情況下選擇退席。
  資方參與勞動檢查陪鑑,對我們而言有多重的緊張涵意。其一,我們如何確保醫院管理階層不會對於身懷主管職的護理人員施加壓力,以獲取關於勞動檢查的內容及策略細節?再者,各勞工團體在獲遴選為勞動檢查陪鑑員以後,便多方蒐集基層醫事勞工意見,希望作為勞檢員的重點稽查依據,管理階層在列,使得我們不免擔憂基層受追究而不能暢所欲言。
  我們希望勞動局能夠不僅僅是依法行政的單位,而能夠以最高標準落實工會法的精神,讓這一場勞動檢查回歸基層意見,排除醫療機構介入的可能。後續我們也向勞動局明確表達,應提出方案回應勞工團體的質疑,也不枉廣大基層當初對於柯市長、賴局長的深重期待。
  今日的退席抗議,是本於高標準期待、對於市府思慮不週的「恨鐵不成鋼」,我們等待勞動局對於此事的檢討與應變,也希望這一次的醫療業專案勞檢,能明確建立糾舉醫療機構違法情事的管道,樹立標準以杜絕經營者的僥倖心態,並成為廣義的勞動教育一部份。
  未來市府勞動局的作為動見觀瞻,市民與基層勞工應讓本次勞動檢查陪鑑成為柯P新政的勞權試金石。

2015-09-17

【懶人包】登革危機 全民共濟

登革熱疫情延燒,不僅令民眾恐慌,爆增的醫療業務更考驗我們早已緊張的醫療體系。
醫勞小組特別製作了這一份簡報,除了希望讓資訊的傳播更加簡便明暸,也呼籲大家能夠關注此時正努力對抗疫情的無名英雄,體諒他們在第一線上工作的艱難,共同度過這一次的危機。
登革危機 全民共濟由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製作,
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sa/3.0/tw/

2015-09-10

【懶人包】藥價差別負擔

近幾年來台灣藥物的健保給付價格,一直為人所詬病,不只許多第一線醫師質疑「救命的藥比糖果便宜」,民眾也常有「怎麼現在拿不到某某藥了」的困惑。是什麼導致了這些問題?健保署最近想推動的「原廠藥差額自費」措施又是怎麼回事?
我們為大家整理了常見的詞語釋義,加上一些譬喻希望能讓大家在滑動手指之際,了解這個可能對自己帶來重大影響的政策。紙短情長(?)所以如果對我們沒講清楚的地方,有任何質疑或指正,歡迎隨時告訴我們喔!
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 2015.9.10
圖、文/醫勞小組、Laurent Huang

2015-09-01

【文章】急診醫師:濫用急診當然不對,但全額收費制卻可能讓醫療糾紛更加嚴重 @關鍵評論網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211927/文:金冠成(衛生福利部立台北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        陳亮甫(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
近期健保署為改善急診壅塞、制止輕症民眾濫用急診狀況,擬修訂《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辦法》這一則行政命令當中的條文,讓「應該出院卻滯留急診」或是「輕症不該來急診看診」的民眾,必須接受強制轉院或全額支付費用。
平心而論,此舉回應了醫界長期以來對於「急診因為便宜而被濫用」的抱怨,以及近期對於急診壅塞的關注,但作為第一線急診人員,這個大膽的作法也著實令人憂心。首先患者來到急診的病況往往多變難以捉摸,縱使有各種指導方針告訴醫師何謂安全指標,卻不是每位病人的狀況都符合教科書上的描述。
如果衛福部打算採行的是「正面表列」出幾種不適合繼續留在急診的病況,則會發生的情況是對於現況的改善甚微,因為真正符合該標準的肯定是數量不多的輕症患者,而以往在醫學中心的經驗也顯示其實狀況輕微的患者多半願意等待,也並非造成急診壅塞和氣氛緊張的最嚴峻原因。
其次,收費制度其實是將患者、家屬與醫護更推上糾紛的懸崖,假若真有醫師依憑自身信心做出某個病人必須退掛、轉院或是離院,否則就得全額自費的判斷,那麼可以預想的是急診室將會爆發更多的衝突甚至暴力事件,更多「叫我出院,出了事你要負責嗎?」、「以前才幾百塊,現在才幾千塊,你當醫生的怎麼那麼愛錢」之類劇碼將更頻繁上演。
追根究柢,並不是說台灣民眾就醫習慣差這樣本質性的問題,但我們的醫療制度可以不用讓白色巨塔繼續變得不友善。再者,調高費用設立了一道門檻將部分民眾阻絕於外,所以我們會看到將救護車當計程車使用的不當就醫行為,也會看到急重症長者被子女揹著進醫院(因為擔心救護車要收費)。
 姑且先不論自費是不是造成對弱勢的排除,能夠跨過這道價差門檻的民眾,難保不會一進醫院就嚷著「我付錢,快給我看牙痛」之類的話,若是事後治療效果不如預期,又提高了醫療訴訟的可能性,因為「消費者」更有了一種「買到貴的不良品」心態,而想要取得補償。
最後,在上述種種考量之下,急診醫師恐怕還是依循舊規,不論輕重病症皆收治,偶爾善意勸導民眾可以到中小型醫院急診就醫。但健保署卻據此法令而有了尚方寶劍,更加輕易對急診的某些治療、檢查予以核刪,醫師不會因為拚命診療完大批病患而更獲經濟利益,還要擔心有沒有縱放輕症,最後可能還得面臨來自醫院的業績壓力,因為遭受一定量的核刪。
整起事件下來,作為第一線人員沒有親臨政府的德澤,反而更加感受到自己的無地自容。而我們也想說,衛福部全然憑藉著健保署的掌櫃心態,以為透過財政控制就可以解決問題,這是徹底謬誤的答題方向。以台大醫院來說,急診壅塞最主要的原因還包括住院病患後送不流通,次專科門診收治的病患遠高於急診收治,要解決壅塞必得重新審視醫學中心的定位與角色。
另在轉診方面,現行電子平台尚不足以協助第一線醫師依據床位、專科醫師人手等資訊判斷理想的轉送策略,強制「下轉」、「平轉」欲推行,基層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當權者不知是視而不見,或是無力處理, 如果只想透過財政手段解決一切醫療問題,無非又是想鴕鳥心態粉飾太平。
責任編輯:孫珞軒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