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筆者於今年6月4日於成大零貳社與醫勞小組合辦之講座的紀要。我的分享主要是談臨床實習經驗以及醫勞組織的現況。
以問題為導向,我提出八個問題:
1.醫學系讀那麼久在幹嘛?
2.實習的工作內容有哪些?3.實習要花多少時間?4.實習有薪水嗎?5.是學習還是勞動?6.要怎麼保障自己的權益?7.受到壓力怎麼辦?8.為什麼醫師不團結?
2.實習的工作內容有哪些?3.實習要花多少時間?4.實習有薪水嗎?5.是學習還是勞動?6.要怎麼保障自己的權益?7.受到壓力怎麼辦?8.為什麼醫師不團結?
◎第一個問題大致介紹常規的醫學大富翁的玩法:醫學系學生(基礎→臨床)→PGY→R→VS,過程中需要擔負起知識學習、臨床工作,以及後續的教學/行政/研究等。
◎第二個問題談醫師的各種工作內容:從病房、開刀房、門診到病歷室(及其他行政單位),以及對患者進行病史詢問、數據檢查、鑑別診斷、治療處置、出院或後續安排等。
◎第三個問題談實習與值班制度:從平日7-8點晨會至起碼傍晚5點下班,值班則是平日傍晚至隔天早上,若是平日則接著繼續上班。
◎第四個問題談實習薪水:名目是「津貼」而非「薪資」,「值班費」是「協助醫務作業津貼」,以我個人經驗,「本薪」一萬二(其實根本不叫薪水),值班費則是平日班550NTD、假日班700NTD。所得與勞動付出不成比例。
◎第五個問題談是學習還是勞動:從不否認的確是做中學,然而由勞動契約的觀點,人格從屬性、經濟從屬性、組織從屬性皆符合,卻無雇傭關係應有的認定及保障。沒有勞健保,僅有商業保險。工作與教學的關係曖昧,更重要的是過程中若有意見也不敢發出怨言,畢竟口耳相傳的評價影響身價,未來申請住院醫師、專科醫師考照之路道阻且長,沒人想跟自己過不去。只能忍一忍吧,忍一忍吧…
2011年林彥廷醫師不幸去世,促成醫勞小組的成立。林爸爸曾言:「不希望彥廷的死就這樣過去,而希望他的死可以帶來一些正面的價值,只要有人能注意到值班、工作量的不合理,而能救回任何一條因此消失的生命,都是有意義的。」然而,在醫院某一面牆壁上,只以寥寥數語寫著「促動醫學教育的省思與前進」。
有些醫院長官曾言,「值班也是有機會休息,不能全部解讀為全時在工作。」也有些長官曾推崇台積電的人資主管所言,「報酬高的工作不會太輕鬆。」這是我第一次深刻體悟到意識型態的魔力。
◎第六個問題討論要怎麼保障自己權益:重點是制度、制度、制度(因為很重要所以講三遍)。
要了解現行保障制度以及勞動法規,朝向增訂or修正制度努力。體制內的管道反映不見得會有用,譬如問卷調查滿意度不高,那就取消調查該項目。所以體制內外需並行。譬如媒體露出、投書、記者會、與各部會協商。在反應之後,確實帶來一些改變。目前除了《實習醫學生臨床實習指引》,教育部也理出了「大學校院辦理醫學生實習實施原則」。住院醫師工時則有納入評鑑項目。
◎第七個問題討論受到壓力怎麼辦?重點在於:組織、組織、組織!(因為很重要所以講三遍)
「吹哨者」(whistle blower)的風險不會是個人承擔。碰到問題可集思廣益,可在各處遍地開花。組織成員間亦可相互支持、打氣,提供心理能量。
◎第八個問題想談談為何醫師不團結。根據陳亮甫的〈初探醫師過勞的現象與成因〉簡報,歸納出五點:一、太過忙碌,沒有時間思考自己的權益和法律問題二、習慣依靠個人力量解決問題三、社會氛圍:過得不好是因為我不夠努力四、媳婦熬成婆心態:變成主治醫師之後就…五、處境不夠慘,沒有危機意識…
這讓我想起,一位同學曾對我說,「難道我們連抱怨的權利都沒有嗎?」我當時並無法很好的回答,但若是現在,我想的是:「想像有那麼一天,我們的抱怨,能夠變成改革的動力,那會是什麼樣子呢?」
因此,綜上所述,我想說的重點在於:多做功課,抱怨也要找對罪魁禍首。單打獨鬥難尋出路,團結才是力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