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7

《The Lancet》日本大學醫院中的「功德醫師」(湯柏筠|譯、廖偉翔|校)



日本安倍政府已經將所謂「勞動改革」放入議程中,因此,保障每月加班工時上限八十小時的立法已被提出──醫療照護也不例外。厚生勞動省籌組的委員會已著手研議醫師工時法制化,而新法預計 2024 年上路。

根據厚生勞動省的調查,醫師超時工作的狀況遠超過其他行業。
40% 醫師的工時超過其他行業的工時上限。
超過 10% 的醫師每月超時工作的時數達 155 小時以上,其中大多是在大學附設醫院及設有急診的三級照護醫院工作。


在 2019/02/20,厚生勞動省提出極具爭議的主張:醫師每月工作超時的時數不應超過155 小時,此舉引發醫界眾多批評,質疑者認為:如果基本人權和過勞對健康的衝擊普世皆同,則醫療業工時標準也應該比照其他行業。

支持厚生勞動省主張者則認為更嚴格的工時規範將對病人照護有不良影響。要在醫師的健康和醫療服務的可持續性之間取得平衡,在政治和技術層面上皆深具挑戰。


日本的健康體系已面臨交叉路口,為因應快速高齡化的社會,提供健康照護的模式要轉型依舊充滿挑戰。醫療機構和床位供給過多,大多是中小型的私人診所和醫院,雖然每間醫療機構都必須要有一名醫師駐診,照護仍支離破碎。大學附設醫院的狀況亦十分嚴峻,因其受限於文部科學省設定的有給職醫師人數上限,以及厚生勞動省所設置的經費計畫──此計畫對全科醫師(general practitioner)較為有利。


為了補足醫師人力缺口,年輕的醫師(大多數以研究生的名義註冊)在大學醫院做全職、非正式的工作,晚上下班後或周末時間則在私人醫院/診所兼差。根據一份近期的網路調查,約有 46% 50歲以下的醫師有在「做功德」。
直到最近,文部科學省仍然否認大學醫院裡「功德醫師」的存在。


過勞是一個影響醫病雙方的嚴重公衛問題,為工作超時設定上限是必要手段,卻不足以解決問題。必須同時推行下列措施:矯正醫師人力分配不均、推行工作轉移、落實分級醫療制度,並減少不必要的就醫。
年輕醫師就是日本健康體系的未來,是時候廢除「功德醫師」的陋習了。
--
原文網址: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19)30472-6/fulltext
--
翻譯:湯柏筠 醫師
(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學生會員、成大醫院見習醫師)
校閱:廖偉翔 醫師
(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會員)

2019-03-08

【節譯】從#MeToo到#TimesUp:課責文化是否能終結不平等與性騷擾?(于政民|譯、陳宗延|校)




知名醫學期刊Lancet於2019年2月9日發行的第10171期中,以「於科學、醫學與全球健康前行的女性」為題,收錄了一系列文章,其中「從#MeToo到#TimesUp:課責文化是否能終結不平等與性騷擾?」一文,談到了去年相當著名的#MeToo與#TimesUp運動,在健康照護職場中的發展。


2018年一份由美國國家學院(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所做的報告指出:性騷擾在科學職場中是個長久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在醫療職場。性騷擾與不平等彼此相互依存的,因此在一個薪資與升遷機會都具性別差異環境下,性騷擾很普遍這種現象並非巧合。不當歧視性待遇的例子層出不窮,像是在學員進行科學田野研究時受到性騷擾與性攻擊,日本某醫學院以操縱入學考分數來限制女性名額,以及北美與其他國家的醫療和科學領域裡持續的性別薪資差異。職場性騷擾推估造成的成本驚人,同時對於當事人與旁觀者的身體、心理與職業健康皆已證實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MeToo運動使公眾意識到性騷擾與不平等的規模與嚴重性。這個標籤在至少85個國家瘋傳。在醫學與科學職場的女性也使用了#metoomedicine、#metooscience、#metooSTEM這樣的標籤。由好萊塢影業名人為面對#MeToo而發起的#TimesUp運動,其目的是要全面抵制職場性騷擾,而本文也提供些指南以建議醫療職場如何運用#TimesUp來促進組織內的進步。

結構
  • 建立標準化的政策、程序和資源,以解決性騷擾和歧視問題
  • 提供具體的預防策略
  • 確保有足夠的人力負責支援預防、監督、和調查行動
  • 提供充分且安全的通報途徑
  • 提供保護措施以防對騷擾通報者的報復
  • 對職場全體提供例行教育課程
  • 訂定流程用以偵測雇用、解雇、教學、薪資和資源分配、升遷、領導職務的偏見與歧視


過程
  • 辨識過程的測量指標以確保有效實施現行政策和程序,並追蹤中程指標以了解還不確定的下游結果變化
  • 支持調整標準化政策的作為,使個別執業環境能恰當接受政策(如:整合多元的員工群體意見的管道)
  • 提供進展的可見性和透明度
  • 確保定期調整過程,以符合或超越現行標準
  • 探討並實施組織與職場文化再造,以避免垂直的職級階序
  • 對性騷擾案件進行根本性原因分析,闡明促進性騷擾和不公平的組織因素


結果
  • 辨識、衡量與追蹤以下關鍵結果:

  1. 性騷擾與歧視的發生
  2. 雇用和解雇的客觀性
  3. 薪資和資源分配、升遷和領導職務的公平性
  4. 女性或少數群體不成比例地減少
  5. 正式申訴、調查和訴訟的數量
  6. 整體文化對安全與尊重的認知
  7. 性騷擾當事人職業、心理和身體健康的結果
  8. 對已確認加害者的懲處

  • 建立內部與外部誘因機制,鼓勵達成結果目標,如:將上述成果與個人或組織的財務獎勵結合
--
譯者: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于政民醫師
校閱: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陳宗延醫師

2019-01-30

各大健康照護組織將醫師過勞宣告為「公共衛生危機」(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廖偉翔醫師|譯)

2019/01/17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官網新聞
麻州波士頓-全美醫師的過勞(burnout)現象已經非常普遍,今日由哈佛公共衛生學院、哈佛全球衛生研究所、麻州醫學會與麻州健康及醫院協會共同發表的論文中,將過勞視為一場公衛危機。

該文內容涵蓋各種方針,其目的是要遏止普遍存在於醫師與其他健康照護提供者之間的過勞,作法包含在每個主要健康照護組織中設立屬領導階層的首席健康長(chief wellness officer)、提供過勞之照護者主動的心理健康治療與支持,以及改善電子病歷系統的效率。





根據Merritt-Hawkins公司於2018年進行的調查,有78%作答的醫師說他們曾歷經某些過勞的症狀。過勞是一種症候群,其中包含情緒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自我感喪失(depersonalization)個人成就感低落等症狀。過勞的醫師比起同儕更可能減少其工作時數或離職。

「我們將過勞的議題看得極度重要,因為醫師的身心健康,與提供病人高品質的照護及優良的照護結果息息相關」,此文的共同作者之一Alain Chaoui如此表示,他是執業家庭醫師,也是麻州醫學會主席。

「我們需要使我們的健康照護機構能以最高標準辨別過勞,並採取主動方式調查醫師的過勞,接著找出並執行解決方案。我們需要把我們的醫師與所有的照護提供者照顧得更好,如此一來,他們才能繼續提供我們最佳照護。」

「設計不良的電子病歷與品質指標日益增加,使醫師必須花更多時間在並非直接對病人有益的工作上,導致醫師過勞的情況益發普遍」,另位共同作者Ashish Jha這麼說道,他是美國榮民醫院的醫師,也是哈佛公衛學院教授。

「當那些在前線奮鬥者——我們的醫師——正陷於因自相矛盾的工作要求所導致的過勞流行病中,要達成改善健康照護的目標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我們必須找出並互相分享創新的最佳做法(best practices),以支持醫師完成照護病人的任務。」

「麻州的醫院,將病人與每一位工作者及訪客的的安全與身心健康堅定地視為第一要務」,共同作者Steven Defossez表示,他是麻州健康及醫院協會負責臨床事務整合的副主席,也是執業放射科醫師。

「尤其是,我們辨別出進一步賦權予健康照護提供者的需要,並支持他們情緒、身體、社會、與智識的健康。這份報告及其建議向前踏出重要的一步,確保醫師能以最佳狀態從事救死扶傷的工作。我們將之視為致力於改善健康照護工作場所的一環,這是為了每一位員工,範圍涵蓋護理師、直接照顧工作者(direct care workers),乃至於檢驗技師及行政人員。」

至2025年,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預測全美將有近9萬名的醫師人力缺口,其中許多醫師轉職或歇業是因為過勞的緣故。讓事情更加複雜的是,雇主在招募並取代醫師時必須蒙受的花費,估計達50萬美元至100萬美元之譜。

此篇論文作者為Ashish K. Jha, MD, MPH,哈佛全球衛生研究所主任、哈佛公衛學院K.T. Li全球衛生教授;Alain A. Chaoui, MD, FAAFP,麻州醫學會主席;Andrew R. Iliff, MA, JD,哈佛全球衛生研究所專案經理;Steven Defossez, MD, EMHL,麻州健康及醫院協會臨床事務整合副主席;Maryanne C. Bombaugh, MD, MSc, MBA,麻州醫學會主席當選人;以及Yael R. Miller, MBA,麻州醫學會執業方案及醫療經濟學部門主任。





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廖偉翔醫師|譯)

2017-09-01

【投書】勞基法能維護的醫師勞權,半路出家的醫療法取代不了

文/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發起人H醫師

醫師納入勞基法是蔡英文總統選前的承諾,也是前任衛福部長林奏延預定於 2019 年實現的夢。如今夢醒了,衛福部釋出可能跳票的訊息,並引來醫院經營者和媒體口徑一致的支持,眼看大勢已去。不知道看在同樣位於勞動第一線的醫師眼中,是否同我一樣,頓時連最後一點力氣都找不到了?

【投書】醫師納入勞基法,勿用謊言恐嚇社會

文/醫勞小組、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發起人黃致翰

報載醫師 2019 年納入勞基法的政策支票可能跳票,許多長期反對醫師納入勞基法的醫院資方趁機出來表示勞基法衝擊過大,衛福部也趁機出來表示考慮以醫療法替代,更說醫療法對過勞醫師等職災勞工的補償可優於勞基法。這些說詞,其實充滿錯誤的事實與虛妄的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