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2

【文章】關於兩岸服貿:寫在青年醫(學)生站出來時 (陳秉暉)

反服貿,青年醫師/醫學生,站出來守護你我的未來!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815937261753916/

昨天晚上在立法院青島東路側門,一旁坐著的學弟問我。

「學長,我記得如果簽署服貿,醫師的工作機會是不是會增加?」

我們知道,台灣和中國自從加入WTO後,因為簽署了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所以兩者的服務業都已經做了不同程度的開放,而不同行業的開放程度,可以在台灣與中國的「服務業入會承諾表」找到,所以只要和「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台灣與中國服務貿易特定承諾表」進行比較,就能看出對於醫療照護組織,可能因為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所帶來的改變。

服務貿易總協定:台灣服務業入會承諾表
http://www.wtocenter.org.tw/SmartKMS/do/www/readDoc?document_id=12527
服務貿易總協定:中國服務業入會承諾表
http://www.wtocenter.org.tw/SmartKMS/do/www/readDoc?document_id=6382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台灣與中國服務貿易特定承諾表
http://www.ecfa.org.tw/EcfaAttachment/附件一、服務貿易特定承諾表.pdf

基本上,對於醫療照護組織,可能帶來的影響如下:

1. 關於台灣與中國投資開放的部分

中國資本來台灣投資部分:和GATS已經開放的部分相比,增加中國資本以合夥形式,投資可以營利的「社會服務業─老人及身心障礙者福利機構」的空間,惟中國投資比例需低於50%,且不得具有控制力。

台灣資本赴中國投資部分:和GATS已經開放的部分相比,增加台灣資本以獨資形式,於中國省會城市及直轄市,設立獨資醫院、獨資療養院等獨資醫療機構,惟其設置的標準需按照大陸單位或個人設置醫療機構辦理,且須通過中國衛生主管部門審核。除此之外,也增加台灣資本以獨資民辦非企業形式,在中國的廣東省和福建省,設立養老機構和殘疾人福利機構。

2. 關於台灣與中國醫療專業人員移動的部分

中國醫療專業人員來台灣工作部分:和GATS已經開放的部分相比,此次並沒有如GATS在協議中寫明「持有中華臺北發給之醫療執照者才能提供醫療服務」。

台灣醫療專業人員赴中國工作部分:和GATS已經開放的部分相比,原則上沒有太大的變動。

所以總結上面和GATS的比較,可以看到的潛在影響是:

1. 雖然台灣的老人及身心障礙者福利機構已經呈現一定程度的市場化與商品化,而已有營利的事實,但尚在政府的管制與民間團體的監督下,然而此次把社會服務業直接放在服務貿易的清單中,開放為了營利而進入台灣的中國資本大舉進入,會讓社會福利機構進一步被徹底市場化與商品化,而使得政府對於原本應該是社會公共服務的福利機構,全面撤守。

2. 雖然兩岸服貿協議沒有明確規範,但目前透過不承認中國學歷、中國證照,中國醫療專業人員還是無法來台灣工作,但就保障程度來說,比起GATS的嚴格限制,兩岸服貿協議的規範確實較為寬鬆,雖然目前尚沒有直接問題,但保證程度確實有差,也沒有人能保證這件事在未來會不會發生(又或者就算政府出面保證,可能也未必值得信任),而排擠台灣醫療專業人士的工作。

3. 最重要的是,隨著台灣資本赴中國投資的開放程度增加,開始可以投資獨資醫院,隨著更多台灣獨資醫院在中國設立,台灣的醫療專業人員可能會被派往中國支援,這會導致台灣醫療專業人員的空洞化,會讓已經夠艱困的台灣醫療環境,出現更大的人力缺口,而讓留在台灣守護人民健康的醫療專業人員,勞動環境更加惡劣。

雖然這會在台灣導致嚴重的人才空洞化問題,但非常自私的說,第三點的危機對於醫療專業人員來說,可能也是個機會,能夠在中國找到更好的發揮舞台,或者說,對於可能會出走到中國工作的專業人員都是一樣的,而在PTT的醫學生版上確實也有醫界前輩有這樣的論點,而支持簽署兩岸服貿協議。

先不論屆時所謂台灣醫師在中國能擁有的更好發揮舞台,究竟是哪些醫師能夠擁有,有沒有不同醫療階級上的差異,即便沒有這個問題,但,這真的是我們要的嗎?

我想起過去曾經受邀到長庚講過一堂關於「青年醫師的異化醫療工作」的課程,在課堂上,為了重新找回從醫的初衷與熱情,並藉此去想像一個理想醫療勞動的樣貌為何,我問在場的學弟妹,大家選擇醫學系當醫生的初衷是什麼,而有點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台下的學弟妹,無論是希望自己的醫療專業能照顧身邊的家人和朋友,或者能夠貢獻自己的醫療專業給自己關心的人們,都表達了對於自己身邊的人們,那些可愛的台灣人,或多或少的關懷。

我不知道這些發自內心、不帶利益算計的關懷,在未來險惡的醫療勞動環境中,會有多少熱忱被消耗殆盡,又會被殘酷的現實扭曲成怎樣的樣貌,但我知道,至少大家的心中,都曾經存在著那樣美好而善良的從醫初衷,能夠透過自己的醫療專業,守護自己身邊台灣人民的健康。

我想起多年前,有一次和父親及得到肺癌病重的奶奶聊天,父親提到未來要不要考慮,想辦法去美國當醫生,我不假思索地說了

「我是台灣培育出來的醫生,為什麼我要去照顧美國人?」,那是在我長大後,好像第一次看到奶奶好像很嘉許的笑了,在不久後,奶奶因為肺癌而旋即病逝,因為當時的能力不夠,沒辦法貢獻更多心力,讓奶奶人生最後的道路走得更舒服、更少痛苦,至今還是我的一點遺憾。

我相信,在十八歲前學業考試一路順利的我們,如果丟掉所謂的包袱,要找尋可以好好發揮的舞台絕對不難,但這些包袱,卻也正是支撐我們行醫的初衷。

而今,如果連去美國可能都未必是我們那麼想要的,那中國又算得上什麼?

或許,我們這代中,至少我所認識的年輕人比較不一樣吧,曾幾何時那句「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已經不再是我們的寫照,面對這個培育我們的台灣社會,我們有更多的情感,當然對於這個政府與這個社會,我們還是有很多的不滿,但「逃離鬼島」也只是某些無力時刻的喪氣話,更多時候,我們其實希望能一起留在台灣,一起好好生活,也所以,我們今天站出來,一起出力改變這些不合理、不公義的事情,而不是向那些資本家一樣,惡搞台灣之餘,還隨時想著從台灣出走。

所以,回到兩岸服貿,除了對於醫療照護組織的衝擊,我們也同樣擔心,當中國資本前來台灣,投資它們最有興趣的不動產與股票等金融市場,究竟會對台灣的服務業帶來什麼影響,那些熱錢湧入後,短視近利的不穩定、不永續就業影響真的是我們要的嗎?當不動產的泡沫,吸著實質產業的血液,而不斷被吹大,我們是否和香港一樣,也被綁架走向了一條再也無法回頭的不歸路?當我們知道,失業率、貧富不均這些因為自由化而可能衍生的社會不平等,會進一步影響底層人民的健康時,我們怎麼能不關注這件事情,站出來一起發聲。

(詳細討論請見前篇: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690165131034897&set=a.551336741584404.1073741827.100001242481164&type=1&theater&notif_t=like)

你知道嗎,昨天我穿著白袍,為了前往醫療站傳遞物資並建立緊急醫療通道,而走過青島東路滿街坐著的群眾時,身旁來自群眾、完全自發的鼓掌聲接連著響起。

美麗的台灣,可愛的台灣人民,生於斯長於斯的我們,怎麼能不全心全意的愛你,怎麼能不和你們站在一起。所以,讓我們一起努力,反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只因我們希望,大家不會因為更加劇烈的社會不公平,而健康受損或患病,也希望身為守護大家健康的醫療專業人員,我們不會被只想營利賺錢的資本家派去中國,而無法站在大家身邊。

只因為,我們發自內心的,真的全心全意的愛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PjnNJYr8Oo&feature=youtu.b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